第A01版:要闻

让文旅场景多一些“智”趣

  2025年被称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今年总台春晚舞台上人形机器人的惊艳一舞、北京亦庄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一系列具身智能“炫技”场景进入了公众视野。如今,具身智能等高新科技已成为多地文旅产业的“引流密码”。相较于在生产制造、医疗康养等领域的应用,具身智能与文旅产业的叠加更为日常、多元,也能打开更为广阔的介绍面和宣传面。以公众需求、体验为中心,推动前沿科技从观赏到体验、从“可用”到“好用”,需持续实现技术突破、加速创新,不断提升文旅场景含“智”量。

  让文旅场景更有“智”慧,亟须突破技术难题。对人形机器人来说,每一次抓取、移动、交互应答,都是对其算法、行动能力、实时感知力的考验。落地到场景上,技术攻坚需更加适配实际需求。以银河通用机器人为例,其采用轮式双臂双手形态和轮式底盘,提高了续航能力和安全性。银河通用强调硬件自主研发、智能化自研、自建数据库,并将手眼脑协同能力转化为生产力,其机器人已在物流搬运、智慧零售等多个方面实现商业化落地。在文旅行业,要达到各种应用场景的要求,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能力必须得跟得上。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科创平台的赋能作用,为创新主体攻克“卡脖子”技术提供坚实助力,提升落地的实用性和泛用性,同时要鼓励“研用一体”,让企业在应用中发现问题,进而反哺技术优化。

  让文旅场景“智”趣横生,技术是基础性支撑,新奇性、新鲜感是重要吸引力。文旅行业需要新场景、新业态激活动能,如何持续提升吸引力、推动内容更新成为一道必要的思考题。最近,无锡智元具身智能体验中心在惠山古镇映月里街区正式开业。作为全国首个聚焦人形机器人的沉浸式互动场所,体验中心不仅提供拳击擂台、棋牌对弈等人机互动项目和机器人剧场的沉浸式观演,每月还将结合节日、季节进行内容优化,为游客带来新体验,为构建“文旅+科技”的融合场景提供可借鉴的思路。近年来,具身智能走进生活的例子已不鲜见,还需聚焦互动体验、持续激荡创新思维,为具身智能拓展更多表演、零售、巡逻、导览等功能,赋予更多“NPC”身份、开发更多“对话”场景,不断提升文旅业态的含“智”量。

  (周邾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