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畔的民乐声袅袅飘扬,古镇里的摇滚乐激情回荡,湖湾边的音乐节声浪滚滚——如今的无锡,正以旋律为笔、节拍为墨,勾勒出一座“爱乐之城”的生动轮廓:这里有百年民乐的清音雅韵,也有现代摇滚的炽热呐喊;这里有街头巷尾的即兴演奏,也有大型音乐节的盛大狂欢……无锡正用丰富的音乐语言,讲述着传统与现代交融、山水与音符共舞的城市故事。
古韵新声
激活传统音乐的生命力
10月12日午后,惠山古镇映月里声堂内,一场名为“天韵秋响”的音乐雅集正在悠然举行。这不是一场普通的音乐会,而是天韵社为纪念《天韵社溯源》发表一百周年而特别举办的聚会。活动现场,十番锣鼓《金橄榄》的节奏铿锵有力,昆曲《铁冠图·刺虎》中《滚绣球》唱段荡气回肠,明清牌子小唱《三阳开泰》的旋律古朴悠扬,满座宾客仿佛穿越百年时光,感受到传统音乐的永恒魅力。
与此同时,距离惠山古镇不远的清名桥广场上,另一场音乐盛宴也在静候绽放。当晚7时,无锡民族乐团运河时光音乐会在这里启幕。除了《太湖美》《无锡景》等传统曲目,年轻演奏家们更创新性地将《达拉崩吧》《权御天下》等流行乐曲进行民乐改编,令人耳目一新。
“我们不仅要保留传统的精髓,更要让年轻人听得懂、喜欢听。”民乐团的一位年轻演奏家在演出后表示。运河时光音乐会通过B站直播,获得数十万播放量,弹幕里满是“想去无锡听现场”“这就是江南水乡的声音”“原来民乐可以这么潮”等留言。
这些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正在无锡的各个角落悄然发生。声堂负责人王丽娜告诉记者,他们定期举办各种形态的音乐活动,让年轻音乐人用现代视角重新诠释传统音乐,“在这里,音乐与茶文化、园林艺术完美融合。游客可以品一壶阳羡茶,赏一曲江南丝竹,感受‘园林有境,声声入心’的独特体验。”
潮流澎湃
凝聚城市文化的年轻力
9月的一个夜晚,花星球景区内灯火通明,傲燥·蜂鸟音乐节正在这里热力上演。音乐人高虎及五雷王、3号博物馆、古岛等12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乐队轮番登台,台下近千名乐迷随着节奏尽情摇摆,舞台灯光穿过夜色,与花星球独特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音乐节组织方负责人曹量向记者阐述了他们的理念:蜂鸟虽小却顽强,不断振翅,在广阔天地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光芒——这是年轻人想要的生活态度,也是音乐节想传递给乐迷的深层情感。
作为全国首个大型户外雷鬼音乐节,傲燥·蜂鸟音乐节标志着中国雷鬼音乐发展20年来,首次实现大规模、专业化的行业聚会。起源于牙买加的雷鬼乐是重要的世界性音乐文化遗产,在中国举办雷鬼音乐节,相当于搭建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让中国乐迷能以更直观的方式,理解和欣赏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形式。中国的雷鬼乐队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雷鬼乐融合,创造了具有辨识度的“东方雷鬼”,更好地推动了“全球视野,本土表达”的创作模式。曹量说:“之所以选择雷鬼音乐,是因为它天生具有跨越文化障碍的力量。我们想要打造的不是简单的演出,而是一个年轻人可以自由表达的音乐社群。”
音乐节现场的文创市集同样人气爆棚。手工艺人小李的摊位前围满了年轻人,她设计的融合无锡元素和音乐符号的饰品大受欢迎。“这是我参加过的最有温度的音乐节。”她一边忙着展示自己的设计一边说,“大家不只是来听歌,更是在体验一种生活方式。”
而在活塞Livehouse,另一股音乐力量正在蓄势待发。11月至12月期间,山人乐队、布衣乐队将陆续登陆这个无锡知名的音乐现场。山人乐队将把云南的烟火气与山野风搬进室内,用口弦、达比亚等十余种乐器炮制独特“魔音”;布衣乐队则将以30年不变的摇滚热情,展现中国独立音乐的持久魅力。“在Livehouse的空间里,音乐将更具穿透力。”活塞Livehouse负责人曹量说,“我们希望能为无锡乐迷提供最地道的独立音乐体验。”
这些音乐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更催生了新的消费场景。“现在周末来无锡听音乐已经成为我和朋友们的新习惯。”就职于上海某外资企业的刘欣说,“节前我们在花星球听了雷鬼,也计划去活塞听摇滚,每次通过音乐都能发现无锡不一样的美。”
品牌塑造
助推文旅融合的新引擎
随着各类音乐活动的蓬勃发展,无锡的音乐品牌建设也初见成效。从万达国潮电音节、荣巷街区音乐会,到马山日出音乐会、蠡湖花海微醺音乐节等,各类音乐活动在无锡轮番上演,融合山水、市集、游玩等多元场景,塑造出具有无锡特色的音乐品牌体系。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我市已举办各类音乐演出活动超过百场,外地观众占比达到35%。音乐,正在成为无锡文旅融合的新引擎。上海乐迷琪琪上周和男友度过了一个“音乐周末”:周六上午乘坐高铁抵达无锡,下午游览惠山古镇、南长街,晚上观看Livehouse演出,周日在梁溪河畔逛一逛后返回上海。“无锡的音乐活动越来越有特色,而且交通便利,已经成为我们周末出游的首选地。”琪琪说。
这样的“音乐之旅”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位于清名桥附近的民宿老板告诉记者,每逢周末有大型音乐活动时,房间提前两周就会被预订一空,“经常有客人询问近期的音乐演出信息,我们现在会主动提供这方面的咨询服务。”
面对蓬勃发展的音乐经济,无锡市政府也及时出台扶持政策。今年6月中旬发布的《关于推进无锡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促进音乐活动首演”:对每站次售票人数在场馆组织的超1.3万人次、在户外组织的超4万人次,且销售外地观众门票比例不低于50%的,对主办单位给予最高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满足上述条件,且满足在全国演出达一定规模、江苏省内无锡为唯一演出地或无锡作为巡回演唱会首站等相关首演规定的国际知名或国内一流大型演唱会,额外给予最高20万元的首演奖励。
无锡各区也纷纷响应,滨湖区对引入大型音乐活动的市场主体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梁溪区对吸引大量外地观众的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给予不超过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政策的支持让我们有更大胆创新的底气。”无锡交响乐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音乐节的魅力究竟有多大?数据显示,无锡年均有100万人次乐迷前往周边城市参加音乐节,单次人均消费(含门票、交通、住宿等)超1500元,这些数据足以证明无锡具备支撑大规模、高品质音乐节的消费基础。
从音乐节现场归来的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着他们的体验:“原创乐队超给力,音乐hold全场,带动了观众的热情,全员开蹦,超欢乐。”这发自内心的赞叹,正是无锡音乐氛围日益浓厚的最佳证明。
在无锡,音乐不再仅仅是艺术,更成为一种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创新的力量。那些流淌在街头巷尾、湖畔古镇的旋律,串联起千年古城的文化脉络,跳动着现代生活的脉搏,也塑造着一座爱乐之城独特的文艺气质。随着更多音乐品牌的培育和音乐场景的打造,无锡正向着真正的“音乐之都”稳步迈进,用音符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城市传奇。(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