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太湖周刊

酷爱篮球 终生相伴

  我快满70周岁了,只要不下雨、不湿滑,我仍然坚持每天早晨五点前去小区的露天灯光篮球场打球半小时左右。在球场的不同点位,运用不同的投篮方式,完成每天自定目标:命中投篮80个。无论严寒酷暑,从不例外。

  我初、高中都在新安中学就读,1988年又从云南调回母校新安中学教书,直至退休。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成立了教工篮球队,一帮年轻教师下班后总要打一会儿球,畅快淋漓出身汗才回家。学校体育教研组的老师经常牵头,同周边学校、企业等单位举行篮球比赛。无锡市锡南片区的几所中学,常常开展校级背靠背篮球友谊比赛。我当时快到40岁了,在教工篮球队里年龄比较大,但作为一名投手,常常首发出场。

  20世纪70年代初,新安镇新安大队新北队有一群爱好打篮球的庄稼人,三天两头要到学校打篮球,我戏称他们是“新北扁担篮球队”。那时新安中学的篮球场是高低不平的泥土地面,上面铺着一层煤渣。篮球架是木头制品,疏于管理,比较破烂。而这帮村民篮球爱好者顾不上什么,大热天光着膀子,光着脚,跑动、拼抢、投篮不亦乐乎。我一有机会就混在他们里面一起打球。我当时不到一米六,人小但灵活,他们不嫌弃我。这帮人中有个左撇子,我印象特别深,他常常能超远投准三分球。他是“新北扁担篮球队”队长。后来新安成立了一个镇级篮球协会,他是篮协主席。我经他引荐,成为镇级篮球队队员,从此有了更多的比赛交流机会。那段时光,是我篮球生涯的“巅峰期”。

  我酷爱篮球,拿着篮球如同手捧一件爱不释手、珍爱有加的玩物。2017年6月,我退休了,退休不退篮球。我自己制订了一个篮球练习方案,只要身体允许,打球不会停。2024年11月,我意外出了车祸,左肩锁骨骨折,开刀装了钢板。那段时间,我特别痛苦,怕从此要告别篮球了!感谢医生医术高超,我的手术非常成功,术后恢复也很快。不到半年,我又能拿着篮球,重上篮球场,继续执行自定的篮球运动方案,我庆幸不已,也为自己点赞!

  熟悉我的一些球友,建议我到篮球馆打球。退休了,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现在交通又便利,球馆打球多舒服。但我就喜欢社区露天球场的宽广,早早地去,闻闻树木花草的芳香,空气别提多好了!(吴英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