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一场特别的“职业启蒙课”在江南大学江阴校区集成电路学院开讲。江阴高新区重点集成电路企业盛合晶微半导体人力资源总监顾燕为微电子、电子封装专业本科新生带来产业一线生动分享。“2024—2025年已有19名江大硕士入职我司,2026届秋招刚启动,就收到了100余份江大本硕毕业生的简历!”分享中,亮眼的数据凸显了校企人才双向奔赴的活力,也为这堂职业启蒙课注入了产业热度。
自江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落地江阴后,作为江阴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主阵地的江阴高新区迅速洞察到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的高度契合,一场场校企合作座谈随即铺开。校地双方进一步深化协作,共同打造“红链澄芯”党建品牌,通过这一纽带贯通“人才培养—产业需求—服务保障”全链条。
江阴高新区在政策支持上拿出了“真金白银”。“我们构建了覆盖青年人才发展全生命周期的政策体系,还设计了不少叠加福利。”江阴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人才科科长王岩介绍,比如,江阴高新区的薪酬补贴可与江阴市级租房补贴、生活补贴叠加享受;优秀青年人才在高新区工作且购房的,除市级购房补贴外,还能叠加享受安家补贴:博士最高20万元、硕士最高10万元、“双一流”本科最高5万元。
从课堂互动到人才互聘,江阴与江南大学的合作不断走向纵深。最近,江南大学3位教授受聘成为江苏乾合微电子、江苏新顺微电子、江阴市辉龙等3家企业“科技副总”,他们将带着低维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的科研成果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而来自江阴盛合、首芯半导体、乾合微电子的3位企业专家受聘为“产业教授”,把产业前沿动态和实战经验融入教学环节。(唐芸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