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无锡大剧院音乐厅内灯光渐柔,好戏接连登场:郭为的中阮与冉珂的大提琴交织出美妙的东西方和谐之音,吸引了诸多音乐爱好者前来捧场;吕玮用小提琴演奏勃拉姆斯的《谐谑曲》,灵动的音符与观众的呼吸形成共振;舞者王媛在《绯》的舞台上舒展身姿,“黎明霞光般的红色”情愫漫染全场——2025年太湖文化艺术季“筑梦空间”艺术梦想扶持板块通过舞蹈、锡剧、交响乐、民乐、评弹等青年人才专场演出,为无锡青年艺术家搭建起逐梦舞台。
“世界音乐之都”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青年人才的强大支撑。开放包容的无锡,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才来此聚集。如今,无锡这座新晋“世界音乐之都”正以开放与扶持为翼,让青年艺术力量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上演着一场又一场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让青年人才“被看见、被支持”
“筑梦空间”是太湖文化艺术季专为本土青年文艺人才打造的成长摇篮。今年,这里不仅汇聚了蒋雨昊、王媛等太湖文化人才、优青的专场演出,还有无锡民族乐团新成员郭为、冉珂的专场音乐会,无锡交响乐团副首席吕玮的小提琴专场演出,无锡市评弹团青年演员沈杰、钱炎君的传统评弹专场,更有无锡市锡剧院的新版锡剧《孟丽君》,无锡滑稽剧团原创即兴喜剧《“锡”哈喜剧社》等优质作品轮番登场,全力推动无锡文艺创作和青年人才“被看见、被支持”。
每一台专场演出都是一次梦想绽放的过程。郭为和冉珂这对音乐伉俪于去年10月加入无锡民族乐团,分别担任阮首席和大提琴声部首席。吸引他们来无锡的是这里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以及虽然年轻但拥有高配置的乐团。“无锡民族乐团的艺术总监是著名二胡演奏家邓建栋,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是青年指挥家孙鹏,各方面在全国都是一个领先的状态。”加入乐团一年来,令冉珂感触最深的是乐团不仅传承传统曲目,还传播新人新作,给青年人展示的机会。“就像这次我们的《中阮的舞蹈,大提琴的歌》专场演出,给了我们展示个人风采的平台,让我们能够与乐迷们面对面交流。”冉珂特别感谢“筑梦空间”板块。
“这是给无锡本土艺术人才的成长沃土,让我们的创作能从排练厅走上真正的舞台。”无锡市歌舞剧院首席舞者王媛谈及自己的舞蹈专场《绯》,眼中闪着光。她将“绯”解读为血脉里奔涌的生命力,以“启、昔、光、绘、续”五个篇章,串联起对艺术、生活与家国的理解。此专场演出并非孤军奋战,无锡市歌舞剧院的全力支持、演职人员的默契配合,让她深刻体会到“追梦路上有同行者,才更有勇气走下去”。
无锡交响乐团副首席吕玮则在这个平台上找到了艺术碰撞的火花。“‘筑梦空间’给了我们与不同艺术形式艺术家切磋的机会,拓宽了视野,也让乐团获得了更多关注。”她的小提琴专场选曲兼具多元色彩,从德奥经典到法兰西风情,从北欧诗意到巴洛克与爵士乐的碰撞,每一首都散发着她想与观众分享的“小提琴个性魅力”。而当她沉浸在演奏中时,那种与作曲家“隔空对话”的奇妙感觉,让乐器仿佛被注入生命力,成为传递情感的使者。
在实践中解锁艺术新可能
“筑梦空间”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演出舞台,更在于鼓励创新与突破。无锡市歌舞剧院首席舞者蒋雨昊告诉记者,通过这个平台他完成了从“表演者”到“创作者”的跨界转型。他的舞蹈剧场《卷形记》,是在之前演出的基础上,吸纳观众反馈打磨而成的2.0版本。这部时长四五十分钟的小剧场作品,不定义“卷”与“躺平”的对错,而是让观众在舞蹈语言中叩问内心,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刚接到创作任务时特别心慌,从没做过这么大体量的作品。”蒋雨昊坦言,是“先做了再说”的信念和团队的支持给了他底气。年轻演员们全程全心投入,排练中不断提出新想法:“昊哥,我能不能这样表现人物?”这些灵光一闪的瞬间,让作品更贴近生活本真。“这个平台让青年创作者的新鲜想法有了落地的可能,也让我们在思想碰撞中收获了成长。”他感慨道,正是这样的锻炼机会,让年轻艺术家在压力中快速成长,在实践中成为“多边形战士”。
除了音乐与舞蹈,传统艺术也在“筑梦空间”焕发新生。对于评弹演员来说,传统书场和街道社区的小剧场是他们演出的主阵地。一部弹词长篇一演就是好几天,追随者也大多是中老年人。能够登上无锡大剧院的舞台,把评弹艺术带给更多观众,尤其是让年轻人爱上软糯吴语,是评弹演员沈杰、钱炎君的梦想。11月12日,无锡市评弹团《吴词清韵》沈杰、钱炎君传统评弹专场将在无锡大剧院音乐厅为观众带来《白蛇·赏中秋》《杨乃武与小白菜·毕氏上殿》等经典选段。在表现形式上,两人也动足了脑筋。“我们会结合剧场演出的特色,改变传统的说唱形式,有唱、有弹、有说,让评弹更容易被听懂,也更吸引人。”钱炎君说。
以艺术为桥培育文艺之花
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无锡入选“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个“世界音乐之都”。消息传来,满城欢跃,无锡文艺界更是振奋不已。新的身份标签,也将为无锡带来新的艺术使命。其中,对于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无锡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筑梦空间”作为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成为吸引青年艺术力量的“强磁场”。无锡给予青年艺术家的,不仅是舞台,更是“被看见的机会、被尊重的创作自由和专业的资源对接”。
近年来,无锡通过实施《“太湖人才计划”宣传文化人才引育实施办法》,成功引进了数百名高端音乐人才,其中包括邓建栋、孙鹏、林大叶等在全球、全国有影响力的音乐人,为无锡的音乐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越来越多青年艺术家选择扎根无锡。他们带来多元的艺术表达,为城市文化注入活力;而城市的包容与扶持,让他们的梦想有了生长的土壤。吕玮认为,最有效的扶持是搭建多样化交流平台,鼓励独奏与合作结合,让音乐家在团队中发光发热。蒋雨昊则希望像“筑梦空间”这样的平台能持续办下去,让更多新鲜力量加入进来,让青年艺术家在不断锻炼中积累灵感与实践经验。
无锡用实际行动回应着这份期待:全力支持本土院团、免费提供专业场馆、邀请行业专家悉心指导,形成了全方位的扶持体系。青年艺术家们则用一部部高质量的作品讲述着无锡故事,也书写着他们与城市共同成长的篇章。未来,无锡将依托“世界音乐之都”的品牌优势,链接更多国内外优质资源,为青年艺术家提供更广阔的展示舞台、更丰富的交流机会。这座江南名城,正以艺术为桥,让青年梦想与城市发展双向奔赴,让文艺之花在锡城大地上常开常新。
(韩玲、张月、蒋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