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看无锡

“苏农优品”集体展示

无锡土特产多元创意频频“出圈”

  甘露青鱼和相关文创产品。

  本报讯 (晚报记者 潘凡/文、摄)11月4日上午,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苏农优品”农情四季农业品牌宣传创意分享活动在宜兴市拉开帷幕。现场茶香、果香、鲜香与创意碰撞交融,无锡的阳山水蜜桃、甘露青鱼、马山杨梅、阳羡茶与赣榆梭子蟹、东台西瓜、高邮鸭蛋、苏州芡实等省内特色农产品比拼创意,开辟农业品牌建设的新赛道。

  活动现场,阳山水蜜桃展区内精美的桃木雕艺术品与新产品桃胶直饮品、固体冲剂同台亮相,宜兴茶在氤氲茶香中诉说千年茶韵的现代新生,吸引了众多嘉宾驻足。

  农业品牌短视频创意分享环节高潮迭起。阳山水蜜桃凭借“苏超联名”创意玩法成功“出圈”,创意短视频《当苏超遇上甜蜜攻势》以轻喜剧形式将种桃比作“赛场博弈”,把科技种植喻为“战术布阵”、冷链运输视作“精准助攻”、农文旅融合定为“全民互动”,串联起农产品从枝头到餐桌的旅程。如今的阳山水蜜桃已突破“单一果品”定位,构建起覆盖了种质资源保护、全程冷链物流、桃花节文旅活动及跨界传播的全产业链。今年9月还亮相亚洲果蔬展,成功打入新西兰、英国等高端市场。

  马山杨梅用科技书写了“从烦恼到逆袭”的转型故事。创意短视频《马小帅梅烦恼》通过拟人化手法和AI动画,讲述果农借助科技解决销售难题的历程。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马山杨梅现有1.2万亩种植面积,年产量4000吨,惠及2500余户农户。

  宜兴茶产业的“古今融合”同样令人瞩目。宣传短视频《壶抱宜兴红 共饮阳羡茶》借助AI技术,将两千年的茶韵传承与智能制茶、全程溯源的现代场景巧妙融合,拉近了千年名茶与当代消费者的距离。“宜兴作为江苏最大的产茶区,拥有3个茶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产业带动、生态协调、文化赋能,不仅让茶农亩均增收2500元以上,更培育出5条精品茶旅路线,获评国家‘特色魅力茶乡’。”宜兴市茶叶协会秘书长徐建陶满是自豪。

  甘露青鱼则以“文创+科技”的组合拳打开市场,创新打造拟人化IP,通过卡通形象科普典故、搭配“有鱼家族”文创产品,成功“圈粉”年轻群体。目前,鹅湖镇5000亩养殖水面正推进技术升级,年产量稳定在500万斤,完成从分散养殖到品牌化运营的蜕变。

  经评审,阳山水蜜桃、马山杨梅、东台西瓜、阳羡茶、甘露青鱼5个品牌获得优秀创意奖,高邮鸭蛋、赣榆梭子蟹等5个品牌获入围创意奖。

  此外,农产品脱口秀、新媒体微课堂及大V直播带货等环节也为江苏本土农业品牌“添柴加薪”,形成了“创意+传播+销售”的完整闭环。江苏农业品牌正以多元创意讲好土特产故事,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