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健康/广告

直达基层,医保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切实提高市民对医保政策的知晓度和实际运用能力,让医保改革的红利真正惠及千家万户,无锡市医保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进学校、进企业、进医疗机构……将晦涩难懂的政策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把贴心的服务送到市民的“家门口”,上演了一幕幕政策直达、服务零距离的生动场景。

  校园驿站

  为青春健康撑起“保护伞”

  10月30日,秋雨绵绵。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宿舍区小广场上,一个特别的“摊位”前人头攒动,气氛热烈。这里没有售卖商品,而是“兜售”健康保障知识——无锡市医保宣传进校园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色彩鲜明的宣传展板、内容翔实的政策折页,以及耐心专业的医保工作人员,迅速吸引了莘莘学子的目光。他们三五成群地围在摊位前,就自己关心的医保问题进行咨询。“大学生医保报销比例是多少?”“假期回家乡看病,医保还能用吗?”面对学生们抛出的一个个问题,工作人员一一给予细致解答,并手把手教大家如何通过手机App办理线上业务。

  商学院大二学生任宇晨在听完讲解后,感觉收获颇丰。她感慨道:“这样的活动蛮有意义的。我不仅了解了在校卫生所就医拿药的便利流程,更懂得了如何正确使用医保来减轻可能面临的医疗费用压力。这相当于为我们远离家人的求学时光,配备了一把健康的‘保护伞’。”

  学校卫生所的缪则堂医生对此次活动带来的积极影响感触更深。他介绍道:“我们学校今年大一新生有5000余人,几乎实现了居民医保100%全覆盖。参保是第一步,但如何用好政策是关键。这次医保部门上门宣传,就像一场‘及时雨’,让学生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医保政策的便利性和保障力度,提升了他们对自身健康保障的认识,也为我们校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社区窗口

  在百姓身边架起“连心桥”

  基层医疗机构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也是医保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在黄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保宣传与日常诊疗服务实现了无缝衔接,让前来就诊的市民在解除病痛的同时,也消除了对医保政策使用的疑惑。

  在该院体检中心,医保工作人员化身“流动宣传员”,主动向候诊的市民发放图文并茂的医保宣传手册。对习惯了传统就医模式的老年人,工作人员更是俯下身、凑近耳,用最质朴的语言进行讲解。“大爷,您的慢性病门诊上就可以报销。”“阿姨,您儿子给您绑定了医保家庭共济,您在这里看病,可以直接用他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不用再掏现金了。”这些贴心的话语,瞬间拉近了政策与民众的距离。

  在社区这个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地方,医保宣传像一座“连心桥”,一头连着政府的惠民初心,一头接着百姓的迫切需求,让医保政策在沟通中变得可感、可知、可用。

  企业讲堂

  为职工福祉注入“稳定剂”

  企业是职工医保参保的主体,提升企业职工的医保知识水平,对于保障职工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无锡刘潭服装有限公司是我市知名服装企业,也是江苏省服装出口重点企业。每天,公司里有上千名员工忙碌在生产线上。10月31日上午,一场面向该企业员工的医保知识讲座,成为宣传月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讲座精准聚焦职工医保的“知识盲点”和“兴趣焦点”。市医保中心综合部相关负责人陈宏伟不仅系统地梳理了职工医保的缴费、报销比例、个人账户划入等基础知识,更将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异地就医如何直接结算、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如何绑定、生育保险待遇如何申领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为了让抽象的政策条文变得生动具体,陈宏伟还在讲解中巧妙地引入了大量现实案例。他通过讲述“一位员工在出差地上海就诊,通过手机提前备案,顺利实现异地直接结算”的故事,让大家直观理解了异地就医的便捷;通过讲述“一位父亲用自己的个人账户余额,为女儿支付诊疗费用”的场景,让大家迅速掌握了家庭共济的操作逻辑。这种“案例教学”的方式,激发了员工们的听讲兴趣。

  互动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员工们争相提问,问的都是与自身利益切身相关的问题。面对这些踊跃的提问,医保工作人员均给予了专业、耐心的解答,直到大家满意为止。(葛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