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82名选手比拼“毫米级”技艺

水运技能竞赛上演“精度之战”

  11月6日至7日,省交通运输厅和省总工会在无锡联合举办2025年“水运江苏”航闸养护职业技能竞赛决赛,来自全省各设区市交通运输局、苏北航务管理处的14支队伍共82名选手同台竞技。本次竞赛设置了航道工程隐患排查、护岸沉降位移测量、叉车驾驶操作三个赛项,通过理论知识、实操技能两方面的比拼,检阅锤炼江苏水运发展一线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队伍。

  “稳、准、快”的较量

  率先开始的项目是叉车驾驶操作技能比武,选手要先后完成绕杆、S弯,随后操作叉车将货盘、壶铃摆放到规定位置。现场看到,叉车行驶时车轮几乎紧贴划设的黄线,每次“惊险”操作,都引发周围观摩区的观众一阵阵惊呼。最精细的是最后的壶铃堆放环节,四个健身使用的壶铃放置在地上,选手需要用叉车将壶铃“拎”起,放置在货盘上的红框内,每个红框的长宽只有20厘米左右,稍有不慎,就容易压线或放到框外。这套动作需在10分钟内完成,每名选手需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精准操控,既要追求速度,又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虽然现在码头自动化程度很高,但是叉车依然是重要的作业工具。”选手郁冰介绍,这次考试主要考验叉车驾驶员的稳、准、快,非常具有针对性,“出口货物中有不少精密器械、设备,运输中稍有颠簸便可能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极高。”叉车驾驶操作技能比武进一步激发了水运一线工人提升作业技艺的积极性,将更好地支撑和保障水运现代化建设。

  筑牢“毫米级”安全防线

  在江边,护岸位移沉降测量技能比武正在进行,选手们使用全站仪、水准仪开展测量,绘制护岸线形和高程变化曲线,测定护岸的水平位移与垂直沉降值。

  护岸位移沉降测量,简单来说,就是像给护岸工程做“定期体检”一样,使用精密的仪器和方法,监测它是否发生了水平位移和竖直方向的下沉或隆起(沉降)。裁判员陈建介绍,护岸位移沉降测量是航道建设养护日常工作中的关键一环,直接关系到水运工程的安全运行与维护。一旦发现位移或沉降超出预警值,必须立即采取加固或修复措施,防止因护岸失稳引发安全事故。此次考核不仅检验选手对测量仪器的操作熟练度,更考验其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作出准确判断,“根据我们设定的标准,选手测量的结果位移误差不能超过5毫米,沉降误差不能超过2毫米”。

  航道工程建设是水运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工程安全管理是重点难点,查险除患的技能是水运工程一线人员极为重要的核心技能。为此,本次竞赛特别设置了航道工程隐患排查赛项,精心设计了“钢筋加工场”“涉航桥梁施工”预设场景排查和“工程船舶”实地场景排查,选手们需在短时间内快速识别安全隐患并提出整改建议,这要求选手们具备洞察力与排险防患技能。

  本次竞赛中,无锡市交通运输局代表队荣获团体一等奖。(晚报记者 施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