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江大附院烧创伤楼启用试运行

拥有国内尖端医疗配置,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精准诊疗服务

  本报讯 位于江大附院(南院)东南侧,和风路和前杨道交叉口,一座崭新的大楼悄然矗立,这是新建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烧创伤楼。10月18日,该大楼正式启用试运行,急诊同步搬迁。

  烧创伤楼总建筑面积37800平方米,地上十二层,地下两层,科学规划了急诊急救、烧伤与创面诊疗、整形美容、24小时急诊美容缝合、动物致伤救治等核心功能,配备了急诊256排高端CT、可支持“开放—复合—介入”术式灵活切换的复合手术室、集合“设备+IT+AI”三位一体智慧中央监护系统等尖端医学装备。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烧创伤诊疗中心主任吕国忠表示,从事故现场、应急救援、院前转运,再到院中急诊急救、重症治疗、整形康复,烧创伤楼建设整合了以烧伤创伤为核心的多学科诊疗群,形成了从事故现场到后期康复的救治模式闭环,为患者提供了“一站式”精准诊疗平台。

  步入一楼的急诊区域,左侧抢救室“红区”的设施布置令人耳目一新:中央是医护人员工作台,17张病床环绕在周围、两侧各配备一个中央监护系统。对此,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韩冬解释:“病人围着医护的设计参考了国内头部医院的先进经验,两侧系统实时显示病人生命体征和120急救车推送过来的病人信息,以便医护人员提前准备和快速响应危重病人救治。”这种“零距离”的布局,不仅是对救治流程的优化,(下转第2版)

  江大附院烧创伤楼启用试运行

  (上接第1版)更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既有“速度”更有“温度”的就医体验。

  此外,每张床位上方都配备了可移动无影灯,便于进行创面清理、缝合及床边小型手术。抢救室内还设置了2个功能独立的复苏室——心脏复苏室与创伤复苏室,针对不同性质的急症进行专业救治。“对于烧伤、创伤和大出血患者而言,每一秒都关乎生死。为此,抢救室内设置了通往四楼手术室的电梯,实现了从抢救室病床到手术室的直达。”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南)副护士长(主持工作)徐宏坤介绍,这条无缝衔接的绿色通道,极大地缩短了危重病人的转运时间,实现了从抢救到手术的“零延迟”。

  从高效的手术室到无缝衔接的救治体系,核心在于江大附院整合资源、构建一体化创伤救治平台的创新理念。这一国内领先的烧创伤单体楼,全面承担医院急诊急救工作,高效整合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与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建立起完备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以江苏省创伤区域医疗中心、江苏省烧伤诊疗中心为支撑,实现从紧急救治、创面修复到形态功能重建的一站式全流程医疗服务。

  “依托全新的烧创伤大楼,不仅要为本地市民提供最专业的烧创伤救治,更要建设成为服务全省、全国的烧创伤诊疗高地,让更多患者能够在这里获得更优质、更前沿的诊疗服务。”吕国忠表示。(高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