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太湖周刊

在共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在老年大学已有近十个年头,学习与交友充实了我的生活,可谓受益匪浅。而在“半亩方塘”读书会中的共读时光,是让我收获最多的。

  人们常说:频率相同,才能相融;三观契合,才能为友。在共读过程中,我对书友的了解也逐渐加深,人之相惜惜于品,书友的品性极大地影响了我。

  韩书友是我们读书会的会长。初见,她给我的印象比较严肃,做事一板一眼。但正是凭着“一板一眼”,她为读书会制定了详细的《读书会章程》,包含“读书会宗旨”“读书会流程”“重大事情讨论制”等规章细则。初稿出台,大家逐条讨论,几乎未经修改就一致通过。韩书友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缜密的思维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在生活中更加严谨、自律和慎思。

  王书友是我们读书会的秘书长,一个文文静静的学者型女性。每次共读时她总是以聆听者的姿态存在,把大家发言的要点记下,然后结合书本内容和自己对文本的剖析写成共读感悟。我们读书会公众号上的每篇共读心得都是由她编写而成,其他文章也都由她编辑制作。从她身上,我真正体悟到了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王书友虽“胸中有丘壑,腹内有乾坤”,但为人处世低调、内敛。在她的影响下,我读书之余,还学着把自己的点滴体会写成文章,与书友分享。

  庞书友年近八旬,但只要身体允许,每次读书会都积极参与,讨论中她思维清晰,观点鲜明。她年轻时曾在大西北艰苦的环境下工作了近二十年,是知识奠定了她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凭着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她在老年大学学习戏曲和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从庞书友身上,我领悟到了一个道理:读书的意义其实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凭借自身阅读构建起来的小世界,能以体恤式的温柔,给自己支撑,消解自身的苦难,活出自己的精彩。

  读书会中的书友除了爱好读书以外,琴棋书画各有特长。他们的谈吐、修养,他们对待身边人、事、物的态度,他们的善良,他们身上各种美好的品性吸引着我、影响着我。

  古人云:“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我勉励自己,在通往人生暮年的路上,除了读书,还要交有益的朋友,以遇见更好的自己。(江阴市老年大学 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