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蟋蟀鸣。白露节气后,便进入了一年一度斗蟋蟀的季节。去年国庆假期,家住新吴区的古稀翁刘曦东和虫友们携带55只蟋蟀赴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蟋蟀邀请赛,并捧回了季军奖杯。
刘曦东退休前是一名厂医。从年幼时,他就跟在大孩子的屁股后面,出没在荒地、草丛、田野到处捉蟋蟀,从少儿、青年、中年直到老年,这爱好一直没有放下。玩蟋蟀需要经济支撑,在“虫”上花钱他毫不吝啬,宁可省吃俭用。收集、调养蟋蟀是个累活,为了得到好“虫”,他每年秋季都要去山东“招兵买马”。白天工作,夜间调养蟋蟀,给上百只虫喂食、喂水,调教斗志和技巧,一丝不苟。有一次,一只“常胜将军”跳盆出逃,他硬是通宵达旦循声追捕,翻了院中几十块青砖后才把虫“抓捕归案”。
身为无锡市蟋蟀协会崇安分会秘书长,这十来年,刘曦东每年会参与组织省市各级斗蟋蟀比赛。称体重(蟋蟀按重量捉对厮杀)、编程序、判胜负,毫不马虎。还要对虫进行鉴别,发现有人使用了兴奋剂马上处罚,哪怕是亲朋好友也毫不留情,所以被虫友们戏称斗蟋蟀界的“包青天”。他说服散落各处的虫友,把他们吸收到协会中来,引导他们摒弃陋习,开展正规的比赛。前不久,刘曦东等走进电视台演播厅,介绍蟋蟀的捕捉、饲养、训练以及斗蟋蟀的比赛规则等,并现场演示了蟋蟀打斗,让更多人了解了历史悠久的蟋蟀文化。(顾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