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太湖周刊

花棍玩出小成绩

  “您是张老师吧?我是区老年大学的。我在网上看见您的打花棍视频,浏览量都破10万了,我们想正式邀请您来老年大学当老师,您看怎么样?”这通突如其来的电话,让我像喝了老酒一样兴奋,没想到啊,退休后的“瞎鼓捣”竟让我成了“张老师”。

  刚退休那会儿,我每天去小区后面的公园转悠,看那里的老伙计们各显神通:有吹拉弹唱的,有抖空竹的,也有打花棍的。起初,我对抖空竹产生了兴趣,买回家认真练习。可那玩意儿实在不听使唤,初学者掌握不好平衡,空竹好几次狠狠砸在手背上,淤青一片。得,看来我不是玩空竹的料。

  于是我买了花棍。花棍轻盈,用两根小棍拨弄,让它上下翻飞,看着真潇洒。我心想,这个总该行了吧?可真一上手才明白“看着容易做着难”的老理儿。花棍不是失去平衡“啪嗒”掉地上,就是被我一使劲直接挑飞,落到草丛里找半天。看来自己压根没运动天赋,我泄气地把花棍丢在地上。

  可转念一想,不就是一根花棍吗?不会就练,不懂就学。孙悟空也不是天生就会耍金箍棒,这么一想,劲头又来了。

  从此,我一有空就拿着花棍去公园,仔细观察其他老人怎么打花棍,虚心拜师,请他们手把手地教。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还在琢磨动作要领,一想起来就忍不住手舞足蹈地比画,有几次竟把熟睡中的老伴给拨弄醒了。她睡眼惺忪地埋怨:“你这梦里边还要大闹天宫呐?”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打花棍技术日渐成熟,不仅掌握了基本技法,还别出心裁地把孙悟空耍金箍棒的几个动作加了进去,舞起来更添几分俏皮与生气。有一次,孙子觉得我舞得有趣,就录了一段发到网上。谁承想,就这么一段随手拍的视频,竟获得了超过10万的浏览量,连老年大学都注意到了。

  回望这段经历,我深深感到,人无论在什么年纪,“干一行,爱一行”总是没错的。只要肯持续努力,哪怕只是玩,也能玩出点小成绩。

  (张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