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已满一个月。该《条例》首次以法律法规形式系统规范住房租赁市场,为租赁双方权益筑牢“防护墙”。《条例》对租房市场产生了哪些影响?近日,记者走访了租客、中介机构,倾听市场主体的反馈。
租客最为关心的押金问题在新规中得到“护航”。家住惠山区寺头家园的租客刘洋近期刚和房东签订续租合同,签约前,她主动提出要依据新条例,与房东细化关于押金的相关约定。“以前退房总怕房东找各种理由扣押金,现在提前约定了扣减押金的具体情形,比如哪些损坏需要赔偿、赔偿标准是多少,住着特别踏实。”刘洋说。
《条例》也对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和大道一家中介机构的负责人周先生直言,新规中明确了承租人需遵守的物业管理规约,内容涵盖任意弃置垃圾、超标准排放污染物或产生噪音、违反规定饲养宠物、违章搭建、侵占公共通道、高空抛物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租赁纠纷的‘高发点’,一旦出现问题,往往容易陷入互相扯皮。”周先生表示,今后在协助双方签约时,会就物业管理的相关规定专门向双方强调,从源头减少矛盾发生的可能性。
住房租赁备案是新规中另一项与租赁双方密切相关的重要举措。新规明确,出租人与承租人签订住房租赁合同后,可通过租赁服务平台自主办理备案;若双方通过经纪机构签约,则由经纪机构负责完成备案。“办理备案并非‘多一道手续’,而是为交易双方再添一重保障。”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备案信息还能够真实反映市场租赁情况,为相关部门分析市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住房租赁条例》的出台,为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保障租赁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市住建局房地产市场监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条例》覆盖范围广泛,包含了与住房租赁相关的多个行业,包括网络平台、传统经纪机构、租赁企业等,一张守护租赁市场各方权益的保障网正不断织密。为确保《条例》在无锡有效落地,近期,市住建局组织了相关业务人员、住房租赁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代表等群体,开展了专题培训,助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后续,无锡还将进一步完善市级租赁服务平台功能,推动租赁市场朝着更规范化、信息化、公开化的方向迈进。(陈钰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