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正如画家有调色盘,厨师有调料盒,写作也有“工具箱”。让我们在刷短视频的日常里,解锁让习作更生动的新姿势。
会抓取,让素材有独特性
短视频能“抓人”,是因为画面极具吸引力。写作时,我们要像端着摄像机一样,捕捉特别的镜头,抓住读者的目光。
以写秋天为例,我们可以描述“银杏叶边缘一点点卷起来,风一吹,簌簌落下,飘到书包上”的画面。这些素材就像视频里的精彩画面,一下子就把人拉进场景里。
巧剪辑,让叙事有节奏感
短视频由一段段画面拼接,有快有慢、有起有伏、流畅有趣。作文素材的安排就像视频剪辑,要有节奏感。
以写拔河比赛为例,可以用不同镜头将场景串联起来。描述比赛整体场面时:“操场中间的拔河绳把两队分开,周围挤满了挥舞小旗的观众”;描绘一个班级的整体状态,就换中景镜头,聚焦一群人的动作;充满细节的特写镜头一定不能忘,比如刻画压阵学生脖子上的青筋以及快要跟地面平行的上半截身体。此外,在越发紧张的时刻,可以描写细节,放慢节奏,比如“汗珠从小明额头滑下,挂在鼻尖晃了好几下”。写作就像把视频里印象最深的片段“画”在作文里,让读者的心情跟着文字起伏。
善共情,让表达有感染力
好的视频会让你忍不住点赞,因为它能让你共情,习作也需要这种“互动感”,让读者和文字产生共鸣。
视频里,博主常常对着镜头笑,或者问一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写作时,我们也可以使用“悄悄话式”的表达:“你猜怎么着?我养的小蚕宝宝,居然把桑叶啃出了一个个小洞,像画上去的花纹!”
我们还可以学视频里的情绪渲染:写雨天可以写行人慌忙拢紧的衣角、自行车碾过水洼溅起的水花……把这些细节放进作文,读者就能感受到雨天的氛围。
不管文字还是视频,都是记录生活的方式。我们要善于学习,多观察、常借鉴,你会发现,生活里时时处处都是学习写作的课堂!
(作者系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无锡市新吴区南丰小学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