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瞻望“十五五”,洞见新动能

  “十四五”即将收官,展望“十五五”,无锡如何启新程,加快实现“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目标?10月17日下午,由无锡市新产业研究会会同长三角一体化太湖融合创新联盟组织编撰、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的《“十五五”无锡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前瞻》完成首发,为梳理无锡发展脉络、思考未来创新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参考。

  “这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上海社科院出版社社长钱运春评价。“十四五”期间,无锡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已成为中国最具经济内生动力和科创活力的城市之一。“面向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势头,以及纷纭繁杂的国际形势,无锡必须以更有力的创新举措、更快的发展速度、更高的发展质量,方能在强手如林、群雄竞逐的激烈城市竞争中勇立潮头,赢得先机。”《前瞻》开宗明义。

  无锡市新产业研究会近年来积极围绕无锡高质量发展产出了《太湖湾科创带协同创新发展建议报告》《现代化进程中的锚定与突破》等多部书籍及研究成果。长三角一体化太湖融合创新联盟致力于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科技、社会、文化要素流动,联盟成员覆盖三省一市。两个新型“智库”的碰撞,让这一对未来的“前瞻”兼具专业与灵动。

  “除走访无锡各板块、园区外,我们还在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调研。”相关人士指出,如在“‘数’领未来,激扬无锡发展新动能”这一篇章中,编撰者就广泛引用了北京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圳高新区发展、河南登封智慧文旅应用等案例,提出了推动数字长三角联动发展等建议。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全书既关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高水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路径和对策,也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机遇,探索加快推进苏州与无锡跨区域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合力建设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核心区,以及锡宜一体化创新发展的路径;既强调做大做强做优无锡的特色优势产业,也研究总结具有无锡特色的苏南经济强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向现代化产城融合科技强镇转型发展的示范样本,研究学习上海、深圳等城市产业和科技创新的经验,尤其是如何厚植适应产业和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科创生态。五个维度各有侧重、相互关联,为区域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考、新探索、新对策。

  谈优势不足,摆数据观点,更讲实际举措。一条条“新鲜”的发展建议摆上案头——“十四五”期间,无锡科技创新“高原”日益隆起,但“高峰”仍显不足,要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锻造战略科技力量,夯实创新策源力量根基;站在新的起点,无锡文旅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要注重新时期“人的需求”,分层设计研学游、康养游等,结合长三角地区江南文化共性和城市个性,规划跨区域的文化旅游路线,实现资源互补;以差异化创新超前布局新赛道是构筑“科创雨林生态”先发优势的必然选择,未来产业将呈现“蒲公英式创新”,区域需建立“技术预见—场景验证—商业催化”的三级加速体系,在产业变轨期抓住窗口机遇。

  “既要准确把握‘十五五’发展趋势,充分契合国家战略导向,更要充分体现无锡特色、无锡优势、无锡模式,增强课题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无锡市新产业研究会执行会长张建表示,从确定主题、专家指导到深入相关板块及先进地区考察调研,编撰组全程精心准备,反复打磨,力求完善,体现较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实操性,力争为无锡启新程、谋新篇注入智库力量。(韩依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