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维国
环太湖之美,美在水天一色,更在山水人文交织。太湖岸线漫长,景点众多,但要变成游客心头所念、乐于停留的地方,应有串珠成链、系统联动的精品格局。无锡马山半岛,正在“双堤”建设的牵引下,迎来由“景观走廊”转向“精品目的地”的跃升契机。
优质的生态底色为打造精品漫游目的地提供基础保障。水清方能岸美,岸美才能人来。太湖治理的多年努力,让水质持续改善,为“双堤”改造提供了坚实基础。这种生态的提升,不是简单的“绿化”,而是全域的环境优化——从湖水到岸线,从湿地到林带,生态系统的恢复让人们真正愿意走近和久留。马山半岛正因守住了这片生态底色,才有了打造精品的起点。
打造精品漫游目的地,还要有文化厚度。单靠自然风光,游客可能“一览而尽”;只有与文化相融,旅程才能“余味不绝”。马山半岛不仅连接十里明珠堤、七里风光堤,还临近灵山、拈花湾等文化地标,以及留存冠嶂古道、渔家遗韵等在地记忆。可将这些元素串联成线、织补成网,通过数字化手段、创意化表达,把“太湖封面”转化为可感、可触、可参与的文化体验,让游客不止于“打卡”,还能够“融入”其中。
打造精品漫游目的地,也离不开消费驱动。旅游不仅是看风景,更是生活方式的延伸。骑行、徒步、露营、夜游等,既带来新的需求,也呼唤新的消费场景。从湖边咖啡屋到文创市集,从智能跑道到户外装备租赁,围绕“双堤”布局的服务设施,需探索功能完善和体验升级的“双向奔赴”。只有当文商体旅深度融合,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闭环,马山半岛才能真正形成高黏性的“金圈效应”,让“只来一趟”的单次消费变成“多住一晚”的深度体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马山半岛打造成精品漫游目的地,不是单一工程的“亮点”,而是系统治理的成果,不为一时热度的“网红”,而要可持续的“长红”。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逻辑,强化文化赋能的内容供给,完善消费驱动的产业支撑,让这一片湖山既是生态之美的展示台,也是文化之美的体验场,更是生活之美的承载地。唯有如此,马山半岛才能真正从“路过之地”变为“心安之所”,成为环太湖不可替代的精品漫游目的地。
(作者系公司职员)
